当50后厦门人蒋彩伟阿姨将“的确良、卡叽布衣、尼龙蚊帐”当作一个比较生活化的词汇说出来时,在场的不少90后有点懵———三个词汇离他们的生活好远!蒋阿姨说:“20年前,买尼龙蚊帐,还要托关系;卡叽布衣、的确良就是那时的时尚潮流衣服。”
生于1952年的蒋阿姨自小就对的确良、卡叽布衣印象深刻。早在1969年她插队闽西武平县前,这两种衣服就是当时大众化和流行穿着。“当时是凭布票买布,然后自己裁剪设计做出衣服来。”她说,有时为了节约布料,还经常要将大人的旧衣服拿来改装,她就曾有过将两件格子裤巧拼成一件上衣的杰作。
蒋阿姨说,那个时代,流行色其实就是蓝、灰、绿等清一色的的确良、卡叽布衣。据说,在布行里,尤其以天蓝色布料最为抢手,有时买迟了,有布票可能还买不到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厦门生产的杏花牌尼龙蚊帐当时可是风靡省内外,大部分都是出口的。在蒋阿姨昨日给大家展示的许多封20年前与朋友、爱人的“两地书”信件里就透露了许多这样的细节。
由于尼龙蚊帐好洗又耐用,经常有许多朋友委托她买。一封来自当年一起下乡的好朋友的信中说,“朋友要结婚了,缺尼龙蚊帐,福州有票也买不到,厦门能否买得到?”发黄信件纸末端署的年份是1981年元月。
蒋阿姨回忆说,尼龙蚊帐在上世纪70年代-90年代十分流行,还得托关系才能买到。她这位好友想买尼龙蚊帐当作朋友结婚的贺礼,还有不少人是买来自己用的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